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已出炉。从基础数据看中国经
- 编辑:滚球体育APP下载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已出炉。从基础数据看中国经
10月20日上午,中国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如期发布。这一数据的发布,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可以了解今年经济发展取得的进展,对于理解和判断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预测经济走势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今年也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前三季度的增长也将为判断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能否实现提供重要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分别高于全年和上年同期0.2和0.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是观察经济运行最重要的宏观指标。从这些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学家、新闻发言人付凌辉给出这样的判断。数据反映经济,你怎么看它同样关键。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从五年规划的角度来看,中国全年GDP将超过 2020年首次达到100亿元。也就是说,在“十四五”的最后一年,我们用短短三年时间打造的综合经济“五年计划”。这意味着中国基础更加牢固、实力更加强大,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更加一体化。数据不仅反映总量,更揭示增长质量。今年,很多关注的人o 中国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中国经济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越来越多,中国经济越来越凉。从人工智能大型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5.9%和16.7%;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平稳转换。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占占出口总额的60.5%,提高1.4个百分点,出口产品日新月异。 “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产业链规模效应和优势不断凸显,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活力。中国始终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以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从人流、物流、资金流看活力。其实,除了看行业、产业来观察中国经济活力是否增强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角度来看待。客流是消费和劳动力市场的“晴雨表”。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5.37亿人次,同比增长6.0%,d 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4.4%。其中,夏季民航日均客运量较去年同期恢复至2019112%。物流是生产和流通的“血脉”。前三季度,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4.8%。截至9月,全国快递业务量预计同比增长近12%,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近7%。资金流是经营主体的“活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0.0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2万亿元。受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影响,前三季度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量同比增长106.8%。从这些维度来看,面对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复杂演变和诸多压力,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动力、“弹性”的特征没有改变,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有坚定支撑。着眼于全球形势变化的恢复力。看数据,我们不仅可以纵向比较,还可以把中国经济增长放在全球背景下,对照全球形势的变化横向看待。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易保护盛行,外部环境变化不利影响加深。在此情况下,我国前三季度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应对扰乱的能力和抵御压力的强大韧性。e 在不稳定和不确定的环境中。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特别是外贸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出口竞争力持续提升,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资本市场运行良好。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做多”中国资产。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是制度优势、供给优势、需求效益、人才效益等因素强有力协同和系统融合的结果。看数据,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过高的关税影响了全球经贸秩序,美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存在新旧动能转换病。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部分行业增速放缓正在顽固影响经济增速下滑。这些问题都是发展问题、转型问题,我国经济始终是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的。所以,我们在看数据的时候,也应该看到其中的信心和未来。对于我们这样规模的经济体来说,保持稳定增长并不容易,在各种风险挑战背景下更显得重要。展望未来,我国工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消费和投资潜力大,供给和需求都可以支撑发展。国内循环。从技术、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看,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就在今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即将召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提请全会审议,制定未来五年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框架。方向对了,就不怕路漫漫其修远兮,山高水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指标不仅仅是一组数字,更是理解中国经济如何在转型中破局升级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到韧性和潜力,从而激发努力精神。可以预见,随着“十四五”“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开局,围绕2035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将不断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央视记者 刘英 吴浩 刘宝轩 马家一)
